JVM实战—8.如何分析jstat统计来定位GC
JVM实战—8.如何分析jstat统计来定位GC
大纲
1.使用jstat了解线上系统的JVM运行状况
2.使用jmap和jhat了解线上系统的对象分布
3.如何分析JVM运行状况并合理优化
4.使用jstat分析模拟的BI系统JVM运行情况
5.使用jstat分析模拟的计算系统JVM运行情况
6.问题汇总
1.使用jstat了解线上系统的JVM运行状况
(1)JVM的整体运行原理简单总结
(2)功能强大的jstat
(3)jstat -gc PID
(4)其他的jstat命令
(5)到底该如何使用jstat工具
(6)新生代对象增长的速率
(7)Young GC的触发频率和每次耗时
(8)每次Young GC后有多少对象进入老年代
(9)Full GC的触发时机和耗时
(1)JVM的整体运行原理简单总结
一.对象优先在Eden区分配
二.Young GC的触发时机和执行过程
三.对象进入老年代的时机
四.Full GC的触发时机和执行过程
接下来介绍如何使用工具分析运行的系统:
一.对象增长的速率
二.Young GC的触发频率
三.Young GC的耗时
四.每次Young GC后有多少对象存活下来
五.每次Young GC后有多少对象进入老年代
六.老年代对象增长的速率
七.Full GC的触发频率
八.Full GC的耗时
(2)功能强大的jstat
如果平时要对运行中的系统,检查其JVM的整体运行情况。比较实用的工具之一就是jstat,它可以轻易让我们看到当前JVM内:Eden区、S区、老年代的内存情况,以及YGC和FGC的执行次数和耗时。
通过这些指标,我们就可以轻松分析出当前系统的运行情况。从而判断当前系统的内存使用压力和GC压力,以及内存分配是否合理。
(3)jstat -gc PID
首先使用jps命令在生产机器Linux上,找出Java进程的PID。接着就针对我们的Java进程执行:jstat -gc PID,这样就可以看到这个Java进程的内存和GC情况了。运行这个命令后会看到如下指标的信息:
$ jstat -gc 1170
S0C S1C S0U S1U EC EU OC OU MC MU CCSC CCSU YGC YGCT FGC FGCT GCT
S0C:这是From Survivor区的大小,C代表的是Capacity
S1C:这是To Survivor区的大小,C代表的是Capacity
S0U:这是From Survivor区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,U代表的是Used
S1U:这是To Survivor区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,U代表的是Used
EC:这是Eden区的大小,E代表的是Eden,C代表的是Capacity
EU:这是Eden区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,E代表的是Eden,U代表的是Used
OC:这是老年代的大小,O代表的是Old,C代表的是Capacity
OU:这是老年代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,O代表的是Old,U代表的是Used
MC:这是方法区(永久代、元数据区)的大小,M代表的是Metaspace,C代表的是Capacity
MU:这是方法区(永久代、元数据区)的当前使用的内存大小,M代表的是Metaspace,U代表的是Used
YGC:这是系统运行迄今为止的Young GC次数
YGCT:这是Young GC的耗时,T代表的是Time
FGC:这是系统运行迄今为止的Full GC次数
FGCT:这是Full GC的耗时,T代表的是Time
GCT:这是所有GC的总耗时,T代表的是Time
这些指标都是非常实用的JVM GC分析指标。
(4)其他的jstat命令
除了上面的jstat -gc命令是最常用的以外,jstat还有一些命令可以看到更多详细的信息,如下所示:
jstat -gccapacity PID:堆内存分析
jstat -gcnew PID:年轻代GC分析,这里的TT和MTT可以看到对象在年轻代存活的年龄和存活的最大年龄
jstat -gcnewcapacity PID:年轻代内存分析
jstat -gcold PID:老年代GC分析
jstat -gcoldcapacity PID:老年代内存分析
jstat -gcmetacapacity PID:元数据区内存分析
但最完整、最常用、最实用的还是jstat -gc命令,jstat -gc命令基本足够分析JVM的运行情况了。
(5)到底该如何使用jstat工具
首先需要明确,分析线上的JVM进程,最想要知道的信息有哪些?最想要知道的信息会包括如下:
一.新生代对象增长的速率
二.Young GC的触发频率
三.Young GC的耗时
四.每次Young GC后有多少对象存活下来
五.每次Young GC后有多少对象进入老年代
六.老年代对象增长的速率
七.Full GC的触发频率
八.Full GC的耗时
只要知道了这些信息,我们就可以结合前面介绍的JVM GC优化的方法:合理分配内存,尽量让对象留在年轻代不进入老年代,避免频繁FGC。这就是对JVM最好的性能优化了。
(6)新生代对象增长的速率
需要了解JVM的第一个信息就是:随着系统运行,每秒会在新生代的Eden区分配多少对象。
要获取该信息,只需要在Linux机器上运行命令:jstat -gc PID 1000 10,该命令意思:每隔1秒更新最新jstat统计信息,一共执行10次jstat统计。通过这行命令,可以灵活地对线上机器,通过固定频率输出统计信息。从而观察出每隔一段时间,JVM中Eden区的对象占用变化。
比如执行这行命令后:第一秒显示出Eden区使用了200M内存,第二秒显示出Eden区使用了205M内存,第三秒显示出Eden区使用了209M内存,以此类推。此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来,这个系统大概每秒钟会新增5M左右的对象。
而且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系统的情况灵活多变地使用,如果系统负载很低,则不一定每秒进行统计,可以每分或每10分来统计,以此查看系统每隔1分钟或者10分钟大概增长多少对象。
此外,系统一般有高峰和日常两种状态,比如系统高峰期用户很多,我们应该在系统高峰期去用上述命令看看高峰期的对象增长速率,然后再在非高峰的日常时间段内看看对象的增长速率,这样就可以了解清楚系统的高峰和日常时间段内的对象增长速率了。
(7)Young GC的触发频率和每次耗时
接着需要了解JVM的第二个信息是:大概多久会触发一次YGC,以及每次YGC的耗时。其实多久触发一次YGC是很容易推测出来的,因为系统高峰和日常时的对象增长速率都知道了,根据对象增长速率和Eden区大小,就可以推测出:高峰期多久发生一次YGC,日常期多久发生一次YGC。
比如Eden区有800M内存:如果发现高峰期每秒新增5M对象,那么大概3分钟会触发一次YGC。如果发现日常期每秒新增0.5M对象,那么大概半小时才触发一次YGC。
那么每次Young GC的平均耗时呢?jstat会展示迄今为止系统已经发生了多少次YGC以及这些YGC的总耗时。比如系统运行24小时后共发生260次YGC,总耗时为20s。那么平均每次YGC大概耗时几十毫秒,我们由此可以大概知道每次YGC时会导致系统停顿几十毫秒。
(8)每次Young GC后有多少对象进入老年代
接着要了解JVM的第三个信息是:每次YGC后有多少存活对象,即有多少对象会进入老年代。
其实每次YGC过后有多少对象会存活下来,只能大致推测出来。假设已经推算出高峰期多久会发生一次YGC,比如3分钟会有一次YGC。那么此时就可以执行下述jstat命令:jstat -gc PID 180000 10。这就相当于让JVM每隔三分钟执行一次统计,连续执行10次。观察每隔三分钟发生一次YGC时,Eden、Survivor、老年代的对象变化。
正常来说:Eden区肯定会在几乎放满后又变得很少对象,比如800M只使用几十M。Survivor区肯定会放入一些存活对象,老年代可能会增长一些对象占用。所以这时观察的关键,就是观察老年代的对象增长速率。
正常来说:老年代不太可能不停快速增长的,因为普通系统没那么多长期存活对象。如果每次YGC后,老年代对象都要增长几十M,则可能存活对象太多了。存活对象太多可能会导致放入S区后触发动态年龄判定规则进入老年代,存活对象太多也可能导致S区放不下,大部分存活对象需要进入老年代。
如果老年代每次在YGC过后就新增几百K或几M的对象,这个还算正常。但如果老年代对象快速过快增长,那一定是不正常的。
所以通过上述观察策略,就可以知道每次YGC后有多少对象是存活的,也就是Survivor区里增长的 + 老年代增长的对象,就是存活的对象。
通过jstat -gc也可以知道老年代对象的增长速率,比如每隔3分钟一次YGC,每次会有50M对象进入老年代,于是老年代对象的增长速率就是每隔3分钟增长50M。
(9)Full GC的触发时机和耗时
只要知道老年代对象的增长速率,那么Full GC的触发时机就很清晰了。比如老年代有800M,每3分钟新增50M,则每1小时就会触发一次FGC。
根据jstat输出的系统运行迄今为止的FGC次数以及总耗时,就能计算出每次FGC耗时。比如一共执行了10次FGC,共耗时30s,那么每次FGC大概耗费3s左右。
2.使用jmap和jhat了解线上系统的对象分布
(1)jstat总结
(2)使用jmap了解系统运行时的内存区域
(3)使用jmap了解系统运行时的对象分布
(4)使用jmap生成堆内存转储快照
(5)使用jhat在浏览器中分析堆转出快照
(1)jstat总结
通过jstat可以非常轻松便捷的了解到线上系统的运行状况,如新生代对象和老年代对象增速、YGC和FGC触发频率以及耗时等,通过jstat可以完全了解线上系统的JVM运行情况,为优化做准备。
接下来介绍两个在工作中非常实用的工具:jmap和jhat。这两个工具可以观察线上JVM中的对象分布,能更加细致了解系统运行。即了解系统运行过程中,哪些对象占据了大部分,占据了多少内存空间。
(2)使用jmap了解系统运行时的内存区域
其实如果只是了解JVM运行状况,然后进行GC优化,通常jstat就够用了。但有时会发现JVM新增对象速度很快,想知道什么对象占那么多内存。从而可以优化对象在代码中的创建时机,避免对象占用内存过大。
首先看一个命令:jmap -heap PID。这个命令可以打印出一系列信息,这些信息大概就是:堆内存相关的一些参数设置、当前堆内存里各个区域的情况。比如:Eden区的总容量、已经使用的容量、剩余的空间容量,两个Survivor区的总容量、已经使用的容量、剩余的空间容量,老年代的总容量、已经使用的容量、剩余的容量。
但是这些信息其实jstat已经有了,所以一般不会用jmap去获取这些信息。毕竟jmap的这种信息还没jstat全面,比如jmap就没有GC相关的统计。
(3)使用jmap了解系统运行时的对象分布
jmap中比较有用的一个命令是:jmap -histo PID。这个命令会打印出类似下面的信息:按各对象占用内存空间大小降序排列,把占用内存最多的对象放在最上面。
num #instances #bytes class nam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: 46608 1111232 java.lang.String
2: 6919 734516 java.lang.Class
3: 4787 536164 java.net.SocksSocketImpl
4: 15935 497100 java.util.concurrent.ConcurrentHashMap$Node
5: 28561 436016 java.lang.Object
所以想简单了解当前JVM中的对象内存占用情况,可用jmap -histo命令。该命令可快速了解当前内存里到底哪个对象占用了大量的内存空间。
(4)使用jmap生成堆内存转储快照
如果想查看对象占用内存的具体情况,那么可以使用jmap命令生成一个堆内存转储快照到文件里:
jmap -dump:live,format=b,file=dump.hprof PID
这个命令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dump.hrpof文件,该文件是二进制的格式,不能直接打开看,这个命令会把这一时刻JVM堆内存里所有对象的快照放到文件里。
(5)使用jhat在浏览器中分析堆转出快照
可以使用jhat去分析堆内存快照,jhat内置了web服务器,支持通过web界面来分析堆内存转储快照。
使用如下命令即可启动jhat服务器,可以指定HTTP的端口,默认的HTTP端口为7000。
jhat -port 7000 dump.hprof
接着就可以在浏览器上访问当前这台机器的7000端口号,这样就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去分析堆内存里的对象分布情况了。
3.如何分析JVM运行状况并合理优化
(1)开发好系统后的预估性优化
(2)系统压测时的JVM优化
(3)对线上系统进行JVM监控
(1)开发好系统后的预估性优化
什么叫预估性优化?就是估算系统每秒多少请求、每个请求创建多少对象、占用多少内存。机器应选用什么配置、新生代应给多少内存、老年代应给多少内存。Young GC触发的频率、对象进入老年代的速率、Full GC触发的频率。
这些信息其实都是可以根据系统代码,大致合理地进行预估的。在预估完成后,就可以采用前面的优化思路,先设置初始的JVM参数。比如堆内存大小、新生代大小、Eden和Survivor的比例、老年代大小、大对象的阈值、大龄对象进入老年代的阈值等。
优化思路就是:尽量让每次YGC后的存活对象小于S区的50%,可以都留在新生代里。尽量别让对象进入老年代,减少FGC的频率、避免频繁FGC影响性能。
(2)系统压测时的JVM优化
通常一个新系统开发完毕后,会经过一连串的测试,本地单元测试->系统集成测试->测试环境功能测试->预发环境压力测试。总之要保证系统的功能正常,在一定压力下稳定性和并发能力也都正常,最后才会部署到生产环境运行。
这里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预发布环境的压力测试,通常该环节会使用一些压力测试工具模拟如1000个用户同时访问系统。模拟每秒500个请求压力,然后看系统能否支撑住每秒500请求的压力。同时看系统各接口响应延时是否在比如200ms内,即接口性能不能太慢。或者在数据库中模拟出百万级单表数据,然后看系统是否还能稳定运行。
具体如何进行系统压测,可以搜Java压力测试,会有很多开源工具。通过这些工具可以轻松模拟出N个用户同时访问你系统的场景,同时还能生成压力测试报告:每秒可支撑多少请求、接口的响应延时等。
在该环节,压测工具会对系统发起持续不断的请求。这些请求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,如几小时甚至几天。所以可以在该环节,对测试机器运行的系统,采用jstat工具来进行分析。在模拟真实环境的压力测试下,通过jstat命令获取JVM的整体运行状态。
前面已具体介绍了如何使用jstat来分析以下JVM的关键运行指标:新生代对象增长的速率、YGC的触发频率、YGC的耗时、每次YGC后有多少对象存活下来、每次YGC后有多少对象进入老年代、老年代对象增长的速率、FGC的触发频率、FGC的耗时。
然后根据压测环境中的JVM运行状况:如果发现对象过快进入老年代,可能是因为年轻代太小导致频繁YGC;也可能因为很多对象存活,而S区太小,导致很多对象频繁进入老年代;此时就需要采用前面介绍的优化思路:合理调整新生代、老年代、Eden、Survivor各个区域的内存大小,保证对象尽量留在年轻代、不要过快进入老年代中。
有很多人会胡乱搜索网上JVM优化博客,看人家怎么优化就怎么优化。比如很多博客说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占比一般是3:8,这其实是很片面的。每个系统都是不一样,特点不同、复杂度不同。真正的优化,一定是在实际观察我们的系统后,合理调整内存分布。真正的优化,并没有固定的JVM优化模板。当优化好压测环境的JVM参数,观察YGC和FGC频率都很低,就可上线。
(3)对线上系统进行JVM监控
当系统上线后,就需要对线上系统的JVM进行监控,这个监控通常来说有两种办法。
第一种方法:
每天在高峰期和低峰期用jstat、jmap、jhat看线上JVM运行是否正常。有没有频繁FGC问题,如果有就优化,没有就每天定时或每周定时去看。
第二种方法:
部署专门的监控系统,常见的有Zabbix、OpenFalcon、Ganglia等。可以将线上系统的JVM统计项发送到这些监控系统里去,这样就可以在这些监控系统可视化界面里,看到需要的所有指标:包括各内存区域的对象占用变化曲线、可直接看到Eden区的对象增速、YGC发生的频率以及耗时、老年代的对象增速、FGC的频率和耗时。而且这些工具通常还允许设置监控告警,比如10分钟之内发生5次以上FGC,就需要发送告警给我们。
4.使用jstat分析模拟的BI系统JVM运行情况
(1)服务于百万级商家的BI系统是什么
(2)刚开始上线BI系统时的部署架构
(3)实时自动刷新报表 + 大数据量报表
(4)没什么大影响的频繁Young GC
(5)模拟程序的JVM参数设置
(6)模拟程序
(7)通过jstat观察程序的运行状态
(1)服务于百万级商家的BI系统是什么
作为一个电商平台,可能会有数十万到百万的商家在平台上做生意。电商平台每天会产生大量数据,需要基于这些数据为商家提供数据报表。比如:每个商家每天有多少访客、有多少交易、付费转化率是多少。
BI系统其实就是把商家日常经营的数据收集起来进行分析,然后提供各种数据报表给商家的一套系统。
这样的一个BI系统,其运行逻辑如下:首先电商平台会提供一个业务平台给商家进行日常使用交互,该业务平台会采集到商家的很多日常经营数据。根据这些日常经营数据,通过Hadoop、Spark等技术计算各种数据报表,这些数据报表会被放入存储到MySQL、Elastcisearch、HBase中。最后基于MySQL、HBase、ES中存储的数据报表,开发出一个BI系统。通过这个BI系统就能把各种存储好的数据展示给商家进行筛选和分析。
(2)刚开始上线BI系统时的部署架构
刚开始系统上线时,这个BI系统使用的商家是不多的,比如几千个商家,所以刚开始系统部署得非常简单,就是用几台机器来部署上述的BI系统,机器都是普通的4核8G配置。在这个配置下,会给堆内存新生代分配1.5G内存,Eden区大概1G左右,如下图示:
(3)实时自动刷新报表 + 大数据量报表
刚开始在少数商家的情况下,这个系统没多大问题,运行得非常良好。但使用系统的商家开始越来越多,商家数量级达到几万时就有问题了。
首先说明一下此类BI系统的特点;就是在BI系统中有一种实时数据报表,它支持前端页面有一个JS脚本,该JS脚本每隔几秒就会自动发送请求到后台刷新一下数据。如下图示:
虽然只有几万商家使用该系统,但可能同时打开实时报表的商家有几千。每个商家打开报表后,前端都会每隔几秒发送请求到后台加载最新数据。于是出现部署BI系统的每台机器每秒请求达几百个,假设每秒500请求。
然后每个请求会加载出一张报表所需要的大量数据,因为BI系统可能还要针对这些数据在内存中进行计算加工,才能返回。根据测算,每个请求大概会从MySQL中加载出100K的数据进行计算。因此每秒500个请求,就要加载50M数据到内存中进行计算。
(4)没什么大影响的频繁Young GC
在上述系统运行模型下,由于每秒会加载50M的数据到Eden区中,所以只要200s就会填满Eden区,然后触发YGC对新生代进行垃圾回收。当然1G左右的Eden进行YGC速度是比较快的,可能几十ms就搞定了。所以每200s频繁执行一次YGC其实对系统性能影响并不大,而且上述BI系统场景下,基本上每次YGC后存活对象可能会有几十M。
因此可能会看到如下场景:BI系统每运行几分钟就会卡顿10ms,但对用户和系统性能几乎没影响。
(5)模拟程序的JVM参数设置
接下来用一段程序模拟出上述BI系统那种频繁YGC的场景,此时JVM参数如下所示:
-XX:NewSize=104857600 -XX:MaxNewSize=104857600
-XX:InitialHeapSize=209715200 -XX:MaxHeapSize=209715200
-XX:SurvivorRatio=8 -XX:MaxTenuringThreshold=15
-XX:PretenureSizeThreshold=3145728
-XX:+UseParNewGC -XX:+UseConcMarkSweepGC
-XX:+PrintGCDetails -XX:+PrintGCTimeStamps -Xloggc:gc.log
上述把堆内存设置为了200M,把年轻代设置为100M。然后Eden区是80M,每块Survivor区是10M,老年代也是100M。
(6)模拟程序
下面是我们的模拟程序: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Thread.sleep(30000);
while(true) {
loadData();
}
}
private static void loadData() throws Exception {
byte[] data = null;
for(int i = 0; i < 50; i++) {
data = new byte[100 * 1024];
}
data = null;
Thread.sleep(1000);
}
}
上述这段模拟程序的一些说明:
一.第一行代码为Thread.sleep(30000),为什么刚开始要先休眠30s?因为程序刚启动休眠30s可方便我们找到这个程序的PID,即进程ID,然后再执行jstat命令来观察程序运行时的JVM状态。
二.接着loadData()方法内的代码会循环50次,模拟每秒50个请求。然后每次请求会分配一个100K的数组,模拟每次请求从数据存储中加载出100K的数据。接着会休眠1秒,模拟这一切都是发生在1秒内的。其实这些对象都是短生存周期的对象,方法运行结束这些对象都是垃圾。
三.然后在main()方法里有一个while(true)循环,模拟系统按照每秒50个请求,每个请求加载100K数据的方式不停运行。除非我们手动终止程序,否则永不停止。
(7)通过jstat观察程序的运行状态
一.接着我们使用预定的JVM参数启动程序
此时程序会先进入一个30秒的休眠状态,于是尽快执行jps命令,查看启动程序的进程ID。如下所示:
$ jps
1169 Launcher
1170 Demo
1171 Jps
517
二.此时会发现我们运行的Demo这个程序的JVM进程ID是1170
然后尽快执行下述jstat命令:
$ jstat -gc 1170 1000 1000
这行命令的意思是:针对1170进程统计JVM运行状态,每隔1秒打印一次统计信息,连续打印1000次。
然后执行jstat开始统计,每隔一秒都会打印一行新的统计信息,过了几十秒后可看到如下所示的统计信息:
三.接着先看如下图示的一段EU信息
这个EU就是Eden区被使用的容量,可发现刚开始是5M左右的使用量。接着程序开始运行,每秒都会有对象增长:从5M到10M,接着15M,20M,25M,每秒都会新增5M左右的对象。这个跟上面的代码是完全吻合的,代码也是每秒会增加5M左右的对象。
四.然后当Eden区使用量达到80M左右时,再要分配5M对象就失败了
此时就会触发一次Young GC,如下图示:
上面红圈的内容:Eden区的使用量从将近80M降低为3M多,这是因为一次YGC回收掉了大部分对象。
五.所以针对这个模拟代码,可以清晰的从jstat中看出如下信息:
对象增速大致为每秒5M左右,大致每十几秒会触发一次YGC。下图可以看到,YGC的触发频率,以及每次YGC的耗时。
上图清晰告诉我们:一次YGC回收70多M对象,大概花费1毫秒。所以YGC其实是很快的,即使回收800M的对象,也就10毫秒左右。所以如果是线上系统,Eden区800M的话,每秒新增对象50M。十多秒一次YGC耗时10毫秒左右,系统卡顿10毫秒几乎没什么大影响。
在这个模拟代码中:80M的Eden区,每秒新增对象5M。大概十多秒触发一次YGC,每次YGC耗时在1毫秒左右。那么YGC回收1G大小的Eden区,耗时大概会在15毫秒左右,毫秒级别。
六.那么每次YGC过后会存活多少对象
上图S1U就是Survivor中被使用的内存,S1U之前一直是0,在一次YGC过后变成了633K。所以一次YGC后存活了633K的对象而已,可轻松放入10M的Survivor。
而且注意上图的OU,就是老年代被使用的内存量,在YGC前后都是0。这说明这个系统运行良好,YGC不会导致对象进入老年代。所以这个系统就几乎不需要什么优化了,因为老年代对象增速几乎为0,FGC发生频率趋向于0,对系统无影响。
因此通过这个模拟程序的运行,我们可以使用jstat分析出以下信息的:新生代对象增长的速率、YGC的触发频率、YGC的耗时、每次YGC后有多少对象是存活的、每次YGC后有多少对象进入了老年代、老年代对象增长的速率、FGC的触发频率、FGC的耗时。
5.使用jstat分析模拟的计算系统JVM运行情况
(1)一个日处理上亿数据的计算系统
(2)这个系统多久会塞满新生代
(3)触发Young GC时会有多少对象进入老年代
(4)系统运行多久老年代就会被填满
(5)这个系统运行多久老年代会触发1次Full GC
(6)该案例应该如何进行JVM优化
(7)模拟程序用的JVM参数
(8)模拟程序
(9)基于jstat分析程序运行的状态
(10)对JVM性能进行优化
(1)一个日处理上亿数据的计算系统
当时团队里自研的一个数据计算系统,日处理数据量在上亿的规模。这个系统会不停的从MySQL数据库以及其他数据源里提取大量的数据,然后加载到自己的JVM内存里来进行计算处理,如下图示:
这个数据计算系统会不停的通过SQL语句和其他方式,从各种数据存储中提取数据到内存中来进行计算,大致当时的生产负载是每分钟需要执行500次数据提取和计算的任务。
由于这是一套分布式运行的系统,所以生产环境部署了多台机器。每台机器大概每分钟负责执行100次数据提取和计算的任务(15个线程),每次会提取大概1万条数据到内存计算,平均每次计算大概耗费10秒。然后每台机器4核8G,新生代和老年代分别是1.5G和1.5G的内存空间。如下图示:
(2)这个系统多久会塞满新生代
现在明确了一些核心数据,那么该系统多久会塞满新生代的内存空间。既然每台机器上部署的该系统实例,每分钟会执行100次数据计算任务。每次1万条数据需要计算10秒时间,该台机器大概开启15个线程去执行。
那么先来看看每次1万条数据大概会占用多大的内存空间:这里每条数据都是比较大的,每条数据大概包含了20个字段,可认为平均每条数据的大小在1K左右,那么每次计算任务提取的1万条数据就对应10M大小。
所以如果新生代按照8:1:1的比例来分配Eden和两块Survivor的区域,按照新生代和老年代分别是1.5G和1.5G的内存空间可知,Eden区就是1.2G,每块Survivor区在100M左右。如下图示:
由于每次执行一个计算任务,就要提取1万条数据到内存,每条数据1K。所以每次执行一个计算任务,JVM会在Eden区里分配10M的对象。那么由于一分钟需要执行大概100次计算任务,所以新生代里的Eden区,基本上1分钟左右就会被迅速填满。
(3)触发YGC时会有多少对象进入老年代
假设新生代的Eden区在1分钟后都塞满对象了,在继续执行计算任务时,必然会导致需要进行YGC回收部分垃圾对象。
一.在执行YGC前会先进行检查
首先会看老年代的可用内存空间是否大于新生代全部对象。此时老年代是空的,大概有1.5G的可用内存空间,而新生代的Eden区大概有1.2G对象。
于是会发现老年代的可用内存空间有1.5G,新生代的对象总共有1.2G。即使一次YGC过后,即时全部对象都存活,老年代也能放的下的,所以此时会直接执行YGC。
二.执行YGC后,Eden区里有多少对象是存活的无法被垃圾回收的
由于新生代的Eden区在1分钟就塞满对象需要YGC了,而1分钟内会执行100次任务,每个计算任务处理1万条数据需要10秒钟。
假设执行YGC时,有80个计算任务都执行结束了,但还有20个计算任务共计200M的数据还在计算中。那么此时就有200M的对象是存活的,不能被垃圾回收掉。所以总共有1G对象可以进行垃圾回收,200M对象存活无法被垃圾回收。如下图示:
三.此时执行一次YGC会回收1G对象,然后出现200M的存活对象
这200M的存活对象并不能放入S区,因为一块S区就100M大小,此时老年代会通过空间担保机制,让这200M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中。于是需要占用老年代里的200M内存空间,然后对Eden区进行清空。
(4)系统运行多久老年代就会被填满
按照上述计算,每分钟都是一个轮回,大概算下来是每分钟都会把新生代的Eden区填满。然后触发一次YGC,接着大概会有200M左右的数据进入老年代。
假设2分钟过去了,老年代已有400M内存被占用,只有1.1G内存可用,此时老年代的可用内存空间已经少于新生代的内存大小了。所以如果第3分钟运行完毕,又要进行YGC,会做什么检查呢?如下图示:
一.首先会检查老年代可用空间是否大于新生代全部对象
此时老年代的可用空间是1.1G,新生代对象的大小有1.2G,如果这次YGC过后新生代对象全部存活,那么老年代是放不下的。
二.接着就得检查HandlePromotionFailure参数是否打开
如果"-XX:-HandlePromotionFailure"参数被打开了,一般都会打开。此时会进入下一个检查:老年代可用空间是否大于历次YGC过后进入老年代的对象的平均大小。
前面已计算出大概每分钟会执行一次YGC,每次200M对象进入老年代。此时老年代可用1.1G,大于每次YGC进入老年代的对象平均大小200M。所以可推测本次YGC后大概率还是有200M对象进入老年代,1.1G足够。因此这时就可以放心执行一次YGC,然后又有200M对象进入老年代。
三.转折点大概在运行了7分钟后
执行了7次YGC后,大概1.4G对象进入老年代。老年代剩余空间不到100M,几乎满了。如下图示:
(5)这个系统运行多久老年代会触发1次Full GC
大概在第8分钟运行结束时,新生代又满了。执行YGC之前进行检查,发现老年代此时只有100M的可用内存空间。小于历次YGC后进入老年代的200M对象,于是就会直接触发一次FGC,FGC会把老年代的垃圾对象都给回收掉。
假设此时老年代被占据的1.4G空间里,全部都是可以回收的对象,那么此时就会一次性把这些对象都给回收掉。如下图示:
然后执行完FGC后,还会继续执行YGC,又有200M对象进入老年代。之前的FGC就是为这次新生代YGC后要进入老年代的对象准备的。如下图示:
所以根据这个运行模型,该系统平均八分钟会发生一次FGC,这个频率就很高了,而每次FGC速度都是很慢的、性能很差。
(6)该案例应该如何进行JVM优化
通过上述这个案例,可以清楚看到:新生代和老年代应该如何配合使用,什么情况下会触发Young GC和Full GC,什么情况下会导致频繁的Young GC和Full GC。
如果要对这个系统进行优化:由于该系统是数据计算系统,每次YGC时都会有一批数据没计算完毕。所以按现有的内存模型,最大问题就是每次YGC后S区放不下存活对象。
所以可以对生产系统进行调整:增加新生代的内存比例,3G堆内存的2G给新生代,1G给老年代。这样S区大概就是200M,每次刚好能放得下YGC过后存活的对象。如下图示:
只要每次YGC过后200M存活对象可以放进Survivor区域,那么等下次YGC时,这个S区的对象对应的计算任务早就结束可回收了。比如此时Eden区里1.6G空间被占满了,然后S1区里有200M上一轮YGC后存活的对象。如下图示:
此时执行YGC后:就会把Eden区里1.6G对象回收掉,S1区里的200M对象也会回收掉,然后Eden区里剩余的200M存活对象会放入S2区。如下图示:
以此类推,基本就很少有对象进入老年代了,老年代的对象也不会太多。这样就把生产系统老年代FGC的频率从几分钟一次降低到几小时一次,大幅度提升了系统的性能,避免了频繁FGC对系统运行的影响。
前面说过一个动态年龄判定升入老年代的规则:如果S区中的同龄对象大小超过S区内存的一半,就要直接升入老年代。
所以这里的优化仅仅是做一个示例说明而已,实际S区200M还是不够。但表达的是要增加S区大小,让YGC后的对象进入S区,避免进入老年代。
实际上为了避免触发动态年龄判定规则,把S区中的对象直接升入老年代,如果新生代内存有限,那么可以调整"-XX:SurvivorRatio=8"参数。比如降低Eden区的比例(默认80%),给两块S区更多的内存空间。让每次YGC后的对象进入S区,避免触发动态年龄规则把它们升入老年代。
(7)模拟程序用的JVM参数
把堆内存设置为200M,把年轻代设置为100M。然后Eden区80M,每块Survivor区10M,老年代100M。接着通过-XX:PretenureSizeThreshold,把大对象阈值修改为20M,避免模拟程序里分配的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。
-XX:NewSize=104857600 -XX:MaxNewSize=104857600
-XX:InitialHeapSize=209715200 -XX:MaxHeapSize=209715200
-XX:SurvivorRatio=8 -XX:MaxTenuringThreshold=15
-XX:PretenureSizeThreshold=20971520
-XX:+UseParNewGC -XX:+UseConcMarkSweepGC
-XX:+PrintGCDetails -XX:+PrintGCTimeStamps -Xloggc:gc.log
(8)模拟程序
public class Demo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Thread.sleep(30000);
while(true) {
loadData();
}
}
private static void loadData() throws Exception {
byte[] data = null;
for(int i = 0; i < 4; i++) {
data = new byte[10 * 1024 * 1024];
}
data = null;
byte[] data1 = new byte[10 * 1024 * 1024];
byte[] data2 = new byte[10 * 1024 * 1024];
byte[] data3 = new byte[10 * 1024 * 1024];
data3 = new byte[10 * 1024 * 1024];
Thread.sleep(1000);
}
}
上面模拟程序的含义:
一.每秒钟都会执行一次loadData()方法。
二.loadData()首先会分配4个10M的数组,但都会马上成为垃圾。接着会有两个10M的数组会被变量data1和data2引用,必须存活,此时Eden区已经占用了六七十M的空间了。
三.接着是data3变量会依次指向两个10M的数组,1s内会触发YGC。
(9)基于jstat分析程序运行的状态
接下来启动程序后马上采用jstat监控其运行状态:
$ jps
517
652 RemoteMavenServer
1213 Launcher
1214 Demo
1215 Jps
$ jstat -gc 1214 1000 1000
可以看到如下的信息:
下面分析这个JVM的运行状态。
一.首先看如下图示
在最后一行可清晰看到,程序运行后,突然在一秒内就发生了一次YGC。因为按照上述的模拟代码,它一定会在一秒内触发一次YGC的。
YGC后,可以发现S1U中有536K的存活对象,这应该就是那些未知对象。然后明显看到在OU中多出30M左右的对象。因此可以确定,在这次YGC时,有30M的对象存活了。因为此时YGC后的存活对象在Survivor区放不下,所以直接进入老年代。
二.接着看如下图示
上图中红圈部分:很明显每秒会发生一次YGC,每次会导致10M~30M的对象进入老年代。因每次YGC都存活这么多对象,但S区放不下,所以才直接进入老年代。
此时可以看到老年代的对象占用从30M一路升到60M。然后突然在60M后的下一秒,明显发生了一次FGC,对老年代进行回收,因为此时老年代重新变成30M了。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老年代总共就100M左右,已占60M了。此时如果发生一次YGC,有30M存活对象要放入老年代,是明显不够的。此时必须要进行FGC,回收掉之前60M对象,然后再放入30M存活对象。
所以可以看到:按照模拟代码,几乎是每秒新增80M对象,每秒触发1次YGC。每次YGC后存活20M30M的对象,老年代每秒新增20M30M的对象,于是几乎每三秒触发一次老年代FGC。
这和上面的实时分析引擎的场景很类似:YGC太频繁,而且每次GC后存活对象太多,频繁进入老年代,从而频繁触发老年代的GC。
三.YGC和FGC的耗时如下图示
可以发现:28次YGC,结果耗费了120毫秒,平均下来一次YGC要5毫秒左右。但是14次FGC才耗费24毫秒,平均下来一次FGC才耗费一两毫秒。这是为什么呢,为什么YGC比FGC还久?
因为按照上述模拟程序:
每次FGC都是由YGC触发的,所以是可能出现YGC比FGC还慢的情形的。因为YGC后存活对象太多要放入老年代,老年代内存不够才触发FGC。所以必须等FGC执行完毕,YGC才能把存活对象放入老年代,才算结束,从而导致YGC比FGC还慢。
(10)对JVM性能进行优化
接着按照前面介绍的思路对JVM进行优化,这次模拟程序最大的问题就是每次YGC过后存活对象太多,导致频繁进入老年代,频繁触发FGC。所以只需要调大新生代的内存空间,增加Survivor区的内存即可。调整为如下JVM参数:
-XX:NewSize=209715200 -XX:MaxNewSize=209715200
-XX:InitialHeapSize=314572800 -XX:MaxHeapSize=314572800
-XX:SurvivorRatio=2 -XX:MaxTenuringThreshold=15
-XX:PretenureSizeThreshold=20971520
-XX:+UseParNewGC -XX:+UseConcMarkSweepGC
-XX:+PrintGCDetails -XX:+PrintGCTimeStamps -Xloggc:gc.log
把堆大小调大为300M,新生代给200M。同时-XX:SurvivorRatio=2表明,Eden:Survivor:Survivor的比例为2:1:1。所以Eden区是100M,每个Survivor区是50M,老年代也是100M。
接着用这个JVM参数运行程序,用jstat来监控其运行状态如下:
从上图可见:每秒的YGC后,都会有20M左右的存活对象进入Survivor区。但由于每个S区都是50M,因此可以轻松容纳且不会触发动态年龄判定。
因此可以清晰看到每秒触发YGC后,几乎就没有对象会进入老年代。最终只有493K的对象进入了老年代;同时只有YGC,没有FGC。而且12次YGC才55毫秒,没有FGC干扰后,YGC的性能极高。
这样这个模拟程序就被成功优化了,同样的程序只调整了内存比例,就能大幅提升JVM性能,几乎消灭FGC。
6.问题汇总
问题一:
系统如何尽量减少Full GC?
(1)什么情况下发生FGC
一.YGC前:
情形一:新生代对象大小 > 老年代可用内存 && 没开通内存分配担保。
情形二:新生代对象大小 > 老年代可用内存 && 开通内存分配担保 && 历次新生代GC进入老年代大小平均值 > 老年代可用内存大小。
二.YGC后:
老年代放不下YGC后存活的对象。
(2)如何避免FGC
可以让每次YGC后,存活的对象尽量能放在S区,不要进入老年代。
一.调大Survivor区的大小
二.如果系统运算时间比较长导致对象年龄比较大,那么可以调大-XX:MaxTenuringThreshold参数,使得对象年龄大一些再进入老年代,这样也可以减少进入老年代的对象。
问题二:
在Tomcat中启动一个war,这是启动了一个JVM进程吗,还是多个?
答:Tomcat自己就是一个JVM进程,开发的war包不过就是一些类而已。Tomcat会将war包加载到自己的JVM进程里去执行类的代码逻辑。
问题三:
生产服务器的堆大小2G,其他都是默认。jmap看新生代Eden区和Survivor区的比例为8,按这比例,Survivor区应该是新生代的十分之一。但Eden区有680M,Survivor区只有10M,且每次YGC后Eden区和Survivor区的总大小都在变化,为什么呢?
答:因为设置了允许堆大小动态调整了,这个需要禁止掉的,就是让-Xmx和-Xms需要一样的值。